為什麼新加坡有這麼多華人?

在新加坡,持有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證的住民,有400多萬人。其中,75%是華人,印度人佔15%,馬來人只佔7.5%。這對一個位於東南亞半島的國家而言,相當獨樹一格。相反地,新加坡的鄰國,像是馬來西亞,將近70%是馬來人與原住民,華人只佔20%出頭;泰國華人只佔10%左右,印尼與越南的華人比例更少,只佔了1%上下。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新加坡、一個東南亞半島的國家,有如此高比例的華人人口呢?這一期我來談談,為什麼新加坡有這麼多華人?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先談談新加坡崛起的歷史。新加坡是怎麼興起的?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太顯而易見地重要了,位於馬六甲海峽的關口,向西通向印度洋和大西洋,向東通往南中國海和太平洋。你可能會覺得,新加坡應該一直都是海洋貿易的重要據點吧。其實不然。很長一段時間內,雖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同樣位於馬六甲海峽中部的馬六甲可能更重要、更有影響力。曾經在15、16世紀時,有一強盛的穆斯林王國,馬六甲蘇丹國統治著這片海峽。當時的世界海洋貿易體系裡,最重要的兩個玩家,無非就是印度和中國。在這個情況下,這個蘇丹國只要掌握了馬六甲,所有來自印度方向或南中國海方向的商船,勢必得經過馬六甲。掌握了馬六甲等於掌握了海上航線的關鍵。因此,馬六甲就是當時這片海域中最重要的港口。此外,馬六甲還有一個天然條件比新加坡強,也就是它地處馬來半島之上,整個馬來半島都是其腹地。透過這廣袤的腹地,馬六甲能輕鬆取得許多重要資源,像是飲用水、人口等等。這些種種使得馬六甲在當時都強過新加坡。相反來說,由於新加坡不直接連結馬來半島,運送資源到新加坡的成本就相對來說較為昂貴。雖然在14世紀時,由於蒙古帝國的崛起帶動了海洋貿易,新加坡島因而受惠,當時曾有過一新加坡王國,中文文獻稱為「僧伽補羅王國」。即使14世紀的新加坡王國確實因為地理位置,繁榮了近百年,但上述所說的先天地理條件之不足,使得它難以維持。14世紀末,新加坡王國被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的帝國勢力所滅。從這時候起,即便外在的政治環境劇烈變化,先是馬來人統治了新加坡島,後來葡萄牙人、荷蘭分別又在16、17世紀殖民過,新加坡充其量就是一漁村,沒有太多人口遷入。在19世紀成為英國殖民地的第一年,大家猜猜新加坡有多少人?

答案是,只有120個馬來人、30個華人以及一些羅越人的部落。因此可以說,至少兩百年前,新加坡的人口相對稀少,也沒有大量的華人聚居。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有個疑問,15世紀以來的歐洲大航海時代難道沒帶動新加坡的發展嗎?為什麼在大航海的背景下,英國人來之前的新加坡還是如此不起眼呢?原來,這跟當時的香料貿易有關。

15世紀以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分別在亞洲建立起了殖民據點,他們冒這麼大的風險來到亞洲幹麼?就是因為亞洲的商品有很大的商機,除了絲綢以外,香料在當時也十分賺錢。葡萄牙人率先找到通往亞洲的航線,他們從好望角出發,往北到波斯灣,並在西印度與馬六甲海峽建立起殖民地。為了與中國通商,又得到了澳門。印度的香料經由這個航道向東亞、中東和歐洲市場輸出。後來西班牙人,他掌握了歐洲經美洲、到菲律賓的航線,美洲的香料透過馬尼拉,運往東亞和歐洲。晚一點到了17世紀,荷蘭人也來了,東西兩邊的香料航道都被占領了,怎麼辦呢?荷蘭找到另外一塊出產很多香料的地方,那就是今天的Maluku群島,也就是俗稱香料群島。既然馬六甲海峽被葡萄牙人佔領了,那荷蘭人就改去佔領蘇門答臘與爪哇島之間的巽他海峽。事實上,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開通前,歐洲人到亞洲勢必得從非洲好望角過來,從好望角到巽它海峽,再經爪哇島、香料群島,到南中國海,比起到馬六甲海峽來說,這個航線更快、更有效率。荷蘭人佔領後,這個新航線很快就超越了葡萄牙、西班牙,所以馬六甲海峽在17世紀以降,相對於巽他海峽而言,光芒就黯淡了些。所以,在英國人來到前,新加坡之所以一直潛伏不出,不單純因為馬六甲海峽還有個更好的港口城市馬六甲的緣故,還是由於當時的香料航線所致。然而,這個情況由於另一個歐洲帝國的加入而有了巨大改變,那個帝國就是英國。

18世紀中葉以來,英國東印度公司逐漸掌握南亞次大陸,以加爾各答為中心,向四周擴散。不同於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對香料的著迷,大英帝國發現了另外一項火爆商品,那就是茶葉。當時,歐洲著迷於紅茶,而清代中國恰好是製茶業的領頭羊,擁有第一流的製茶技術,使得清帝國從17、18世紀開始,基本上靠茶葉躺著賺,大量的白銀從海外流入中國。19世紀初期的英國,為了從中國取得更多茶葉、並傾銷鴉片回中國,一直在找南亞次大陸之外、到南中國海之間新的殖民據點。如前所述,當時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的航道早就被荷蘭人佔走了,從美洲到東亞的航線又有西班牙的馬尼拉卡著,英國人一直找不到切入點進場。然而,19世紀初,歐洲發生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那就是拿破崙戰爭。法蘭西帝國橫掃歐陸,直接把荷蘭本土佔領了。英國人為了不讓法國的觸角延伸到荷蘭的海外殖民地,搶先一步主動”幫”荷蘭代管殖民地,所以有一段時間內,馬來半島與印尼群島的荷蘭殖民地都是英國的軍隊。英國人就是從這時開始搶新加坡。1819年,英國人在當時人煙稀少的新加坡建立起了殖民據點。此舉引起荷蘭的震怒,但問題是當時剛經歷拿破崙戰爭的荷蘭百廢待舉,荷蘭東印度公司又因為經營不善,瀕臨破產,他們沒有太多籌碼同英國人拉扯。如前所述,對荷蘭來說,他們的生命線是非洲好望角到巽他海峽、然後至巴達維亞、南中國海這一段的香料航線,只要英國人不涉入巽他海峽周遭,荷蘭人還算可以接受。對於荷蘭的底線,英國也做出承諾,稱只要荷蘭退出馬來半島、並且不再過問新加坡,大英帝國也不會去影響荷蘭在印尼的殖民地。於是,1824年,英荷簽署合約,重新制定了兩國在這一區段的勢力範圍。英國得到包含新加坡的馬來半島。但問題是,英國人要新加坡做甚麼?原來是因為中國。

廣州十三行

1824年時,當時尚未爆發鴉片戰爭,所以大英帝國在中國沒有殖民據點。當時清政府承認的對外港口就只有廣州。除了少數案例以外,幾乎所有外國人要與大清做生意,都必須經過廣州。所以,如果英國人想要取得更多中國的茶葉、並且有人幫他在中國賣鴉片,他必須找中國人幫忙。不同於葡萄牙人在澳門、西班牙人在馬尼拉,英國人的新加坡距離中國大陸更加遙遠,所以有中國商人幫他們,對當時的英國來說就變得至關重要。現在,我們總算來到本視頻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新加坡會有這麼多華人?原來就是因為英國人在新加坡殖民初期的目標是,吸引大量中國商人過來。但西班牙人的馬尼拉、葡萄牙人的澳門、荷蘭人的巴達維亞都比新加坡更早就建設了,已經吸引許多中國商人前來了,憑甚麼大家要去當時只有幾百人口的新加坡呢?沒錯,英國人也知道他們在競爭上很劣勢。當時負責管理新加坡的蘇門答臘總督湯姆斯‧萊佛士(Thomas Raffles)想到了一個點子,那就是採取低稅政策來吸引中國投資。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聽到耳朵長繭「自由港」的概念,就是200年前新加坡崛起的祕訣。

by George Francis Joseph, oil on canvas, 1817

前面已經說過,新加坡只有120位馬來人、30位華人與不多的原住民部落。但當面向中國商人的自由港政策執行以後,就如磁鐵一般吸引大量福建、廣東的中國商人前來。1824年時,新加坡的中國閩粵人口就達到3317人;1836年時,華人人口直接翻幾倍,達到一萬三千七百人,正式超越了馬來人,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但是,1839年鴉片戰爭爆發,清廷戰敗,割讓了香港。此舉很大程度影響了新加坡的地位,因為大英帝國也在中國有了殖民港口,原本設計來面向中國的新加坡頓時失去了原本的腳色。但是,往後蘇伊士運河在1850年代的開通,又給了新加坡全新的機會。

為什麼蘇伊士運的出現帶給新加坡巨大的機會呢?我們來看地圖,過去歐洲人想要到印度洋、太平洋,他們勢必得經過非洲好望角,這個航線最重要的關口,就是荷蘭人控制的巽他海峽。英國人之所以還是嘗試控制馬六甲海峽,是因為它坐擁廣大的印度腹地,但如果純就便利性來說,巽它海峽的重要性依舊遠大於新加坡。然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使得歐洲商船不再需要經過好望角了,直接從埃及這裡,就能進入波斯灣、印度洋了。從這時候開始,新加坡進入新的紀元,她的腳色從原本專門對華的港口城市,變成面向全世界的貨運中轉站。然而,為什麼新加坡仍然是以華人、尤其是福建、廣東和客家人為主呢?主因是華人龐大的幫會系統。

1807年,不列顛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那就是廢除奴隸買賣法案,日不落帝國境內,不再允許奴隸交易了。這是個巨大的轉折點。事實上,這項法案引起不少海外英國殖民政府和白人菁英的不滿,因為開發新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沒了奴隸,殖民地勞動力勢必短缺。但能怎麼辦呢?這時的英國如同其它歐洲國家,在殖民地採行的都是種族隔離政策、並搭配分治法,透過撕裂本土族群達到控制的目的。19世紀中葉的新加坡由於自由港的各項措施,已經吸引了大量華人移民前來,英國殖民政府透過華人治華人,能減少不少治理成本。這些移民中,最有勢力的莫過於閩粵客籍的華人,這些地區的人時常出海打拼,因而以地緣為基礎的幫會十分盛行。雖然這種幫會是以互助為目標,雖然不完全,但其實雷同於現在的黑社會。畢竟在海外,華人不像在台灣,有清帝國在背後撐腰、能進行殖民拓墾。海外的中國人更像是孤兒,所以這類幫會通常有很顯著的武裝傾向。這些幫會以閩南人勢力最為龐大。例如,這是17世紀末,滿清徹底消滅明朝勢力以後,不願意服從大清的李為經,他來自於福建廈門,後離開中國來到馬六甲,成為了葡萄牙殖民地的甲必丹(Kapitan),即歐洲人殖民地下的華人社群首領,協助殖民政府管理華人。像是李為經這樣的華人,吸引了非常多同鄉前來馬來半島。這些移民有些是因為生計,有些人則是因為政治,永遠地離開了中國大陸,但相同的是,從17到19世紀在馬來半島的華人甲必丹,幾乎清一色由閩南人擔任。如此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新加坡,這位是新加坡的閩幫大老,薛佛記。祖籍漳州人,他在18世紀末隨著父親到馬六甲做生意,因為錫礦富起來後,薛佛記在新加坡大購地,成為當時新加坡的最大地主。薛佛記領導的閩南幫在新加坡快速發展,他捐錢建造閩南人的寺廟,也就是供奉媽祖的天福宮,至今香火仍然鼎盛。幫會成了新加坡華人移民的保護傘,他們也為英國殖民政府到同鄉招募鄉親前往新加坡。據統計,1841年時新加坡人口不過兩萬人,但幫會黨員就有一萬名之多,佔總人口的50%。這裡只舉了閩南人的例子,類似的組織模式也可以在新加坡的廣東和客家族群中見到。

葡萄牙殖民地的甲必丹,李為經
薛佛記

總而言之,新加坡的崛起與中國密切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打從一開始,英國殖民者就以招募華人過來為主。此外,大英帝國的種族隔離政策與華南同鄉幫會,也吸引了大量的華人移民前來。但像磁鐵一般吸引更多華人前來的,是新加坡的低稅率政策與發展潛力。因為這些緣故,如今才會在東南亞半島上,建構起一座300萬華人的城邦國家,新加坡。

參考文獻:

1. Wang Gungwu,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ethnically Chinese in Singapore?” (ThinkChina)

2. 柯木林,《新加坡華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