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怎麼騙人?

地圖已經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地圖最早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找到方向或是了解地理而出現的產物。我們準備去什麼地方旅行,我們會看著地圖規畫路線。旅行過程中,如果找不到路或失去了方向,我們隨時拿地圖來尋找答案。地圖也提供非實用的知識,如果好奇那些大於平常生活圈的世界,我們也能拿起地圖去做研究。更不用說,地理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程,是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的基本科目。所以,雖然地圖已經無所不在,但你知道所有地圖或多或少在騙人嗎?

Abraham Ortelius於1570年出版的世界地圖,Theatrum Orbis Terrarum

何謂地圖?
什麼是地圖呢?地圖是將3D地球體的地理空間,轉變到2D平面之上,這幾百年來,為了能畫出最實用的地圖,歐洲數學家創造出數十種算法,我們稱這些算法為投影法。我們常見的長方形地圖,幾乎使用的都是圓柱體投影法。接下來我透過三個步驟教大家怎麼畫地圖。第一步,想像一下,把一個圓柱體放到地球體之上,然後把地球上每一個點投射到圓柱體的表面,然後展開那個圓柱體,你就會得到一份平整的長方形地圖。第二步,把我們熟知的北極擺在上、南極擺在下,並在地圖上填入各種地理資訊,像是山川、湖泊、海洋、城市、路。第三步,畫上國界,並填上國名與地名。恭喜你,你做好了一份基本款的地圖。

麥卡托投影法的創始人,Gerardus Mercator

但問題是,這些地圖如實反映了現實的地理空間嗎?答案是沒有,先從第一步來說吧。我們今天最常見的就是麥卡托投影法,這是由歐洲地圖學家、數學家傑拉杜斯·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在16世紀所創。1569年,麥卡托發表這份世界地圖,應用了他自己創立的投影法。直到今天,很多地圖、像是Google Map仍是建立在麥卡托投影法之上。首先,這份地圖中,國家與各洲大陸的形狀被完好地保存下來,沒有太多的扭曲。但更重要的是,麥卡托地圖上任兩點的距離,都會遵循羅盤上的角度,所以即使地圖上的直線距離不是最短距離,也能很方便地提供在海上航行的路線。事實上,麥卡托的1569世界地圖的原名是「適用於導航且更完整的全新地圖」。換句話說,這份1569世界地圖以及麥卡托投影法,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海上航行而設計的。這個目的也造就了麥卡托投影法的缺點,那就是它沒辦法完全重現地理空間的真實大小。

麥卡托投影出來的世界地圖

非洲,擁有著豐富的生態與礦產資源,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洲,僅次於亞洲。換句話說,非洲很大。然而,在麥卡托投影的地圖中,卻看起來比北美洲還要小。甚至,與格陵蘭差不多大。但事實上,格陵蘭比起非洲而言小太多了。這是因為麥卡托投影法將緯度越高的區域放大了。但即使我們不用麥卡托投影法,改用其它的投影算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麥卡托的缺陷,但都無可避免地會在另外一些地方造成扭曲。所以,我們可以說,任何投影算法必然造成程度不一的扭曲。

長達兩百年,今天美國與墨西哥的加州都被畫成一座島

接著我們來看第二步,也就是擺好地圖的方向與填上各種符號。首先,真實的地理空間從來不是北極為上、南極為下,所有的方向都是人定的。真實的地理空間其實長這樣,在太空中沒有所謂上下之分,你可以這樣看地圖,但你也可以從相反的角度看地圖。雖然以北方為上、南方為下,可能不是地圖故意設的騙局,但也絕非真實。第二,地圖上有些符號標記本身就是大錯誤。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長達兩百多年間,人們把今天美國的加州標記為一座島。

咸豐年間的中國世界地圖也把加州畫成一座島

加州的全名是加利福尼亞,這個名字源自於一本16世紀的西班牙小說,該小說描述在西印度群島東邊的有一座島,那座島上只有黑皮膚的女人,沒有鐵、只有黃金,該島的統治者叫做加利芙妮(Calafia)女王,所以稱那座島為加利福尼亞。這本小說引起近代早期歐洲探險家與海盜極大的興趣,於是一波子人跑到北美大陸西岸去探險。各種陰錯陽差之下,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內,全世界的地圖都把加州畫成一座島。這張地圖是19世紀中葉、咸豐年間的中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到,這份中國地圖仍然把加州畫成一座獨立的島。換言之,看似科學、客觀的地圖其實正在提供錯誤信息,而這個錯誤背後,其實引申出來的是看似科學的地圖與神話、想像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

另外一個很知名的地圖錯誤是珊迪島,該島長期被認為介於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之間,而這個地理信息你甚至可以在google map上查到,直到2012年真的有艘船前去尋找這座島,才正式確定了這座島根本不存在。這是最早顯示珊迪島的地圖,是1862年繪製。因為這片海域很少有船隻經過,這個地理信息也沒經過檢驗,但好玩的是,沒經過檢驗的錯誤資訊卻持續被後來的地圖、甚至地理教科書所引用。到了20世紀中葉,珊迪島的地理信息還被納入世界權威的地理資料庫當中,而Google Map恰好就是這個資料庫的使用者,所以才會出現如此有趣的錯誤。

1880年代,大清與法蘭西帝國針對中越邊界進行談判時用的地圖

接著我們來檢驗第三步,那就是畫國界、填國名地名。首先,我們來想想國界是怎麼形成的。國界應該不是一個國家內所有人共同畫出來的,因為這不現實,也不大可能做到。既然不是所有人共同畫出來的,那麼就是由少部分有權的代表畫出來的。但這些代表在哪裡畫呢?他們又是怎麼畫出來的呢?辦法很多,但攏統可以歸納為兩種。第一,在外面一張圖一張圖、一個邊界一個邊界的畫出來。很多20世紀以前的領土糾紛都是這樣協商出來。例如,這是19世紀末的中法戰爭結束後,雙方代表就中越邊界而展開談判所留下的地圖材料,可以注意到這份地圖上有中國代表簽字,也有法國代表簽字,而下面的地圖是是清帝國代表與法蘭西帝國代表在中越邊境跋山涉水後,談判出來的邊界。藍色線是中方在這個區段堅持的邊境線,橘色線則是法方所聲稱的。這辦法不需要全民同意,只要雙方政治代表許可就好。但可想而知,這做法耗時耗力,因為不只需要談判雙方的理解與首肯,談判代表與自己的中央政府意見也需要很多溝通,才能保持一致,所以你可以想像,這一來一回十分費時,當時中越國界的協商,足足花了數十年才告一段落。然而,其實有另外一種更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中央官員直接自己拉張椅子桌子,然後上面放個地圖,不需要跋山涉水了,直接用手指,就能決定國界。

用手指畫地圖

1842年維也納會議

法國皇帝拿破崙在1814年戰敗以後,歐洲守舊勢力全面復辟,這張圖描繪的是,歐洲王族針對恢復歐洲舊勢力而舉行的維也納會議。因為拿破崙在位期間,橫掃歐洲,不少國家被併入法蘭西帝國,所以國界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場會議就是為了恢復”舊的歐洲國界”而舉行的,但實際上就是歐洲四強奧地利、普魯士、英國與俄羅斯等,聯合瓜分領土,企圖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瓜分領土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坐在維也納皇宮的大房間裡,與超過200個不同歐洲國家的代表,拿著紙跟筆,看著地圖來決定你的國家到哪裡、我的國家到哪裡。

1884年柏林會議

這是另外一份很著名的畫,描繪的是1884年的柏林會議,這個會議在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總理府內舉行,主持人是著名的鐵血宰相畢斯麥,會議主題很簡單粗暴,我們光榮偉大的歐洲帝國怎麼一起瓜分非洲大陸。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會議牆上掛著一幅非洲大地圖,有一些與會代表看著地圖在討論,另外一些人無論站著、還是坐著,都拿了紙跟筆,眼神看著德意志帝國宰相畢斯麥與另外一個人交談。換句話說,只要在那個場合的白人當權者同意了,就可以拿起紙跟筆,看著牆上的地圖畫地簽字,而非洲的國界或說勢力範圍就如此定下來了。決定好後,他們多半會開始按著地圖取地名,從歷史或文化或任何其他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這塊地屬於我,所以我給你這樣冠名。於是,我們今天大部分的世界地圖就長成了這個樣子,最明顯的永遠是國界。

餘音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告訴你地圖完全不可信。就如同我們都被教育要去批判性思考文字的意義一樣,大多數情況下不是要你完全拋棄文字,而是要提升你的警覺性。就地圖而言,它們比起文字來說更加微妙。首先,地圖批了客觀的外皮,所以讓人覺得它應該是可信、甚至不可質疑的,但如果你清楚一份地圖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話,它的客觀性就很明顯存疑了。就連Google Map都可能提供誤導人的信息了,所以問題不是哪一個地圖更完善或更科學,而是像文字一樣,所有的地圖都既是主觀的產物,但也有其客觀性。換句話說,主客觀是交織在地圖的核心當中。我們該做的是提升我們的識別能力(literacy),而不是一干子打翻一條船,反而遁入永無止盡的懷疑主義深淵。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