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做Youtube頻道?以及歷史衛視未來一年的發展計劃

本文跟大家聊聊,為什麼一開始會做Youtube頻道,以及這個頻道未來的一年計劃。

首先,我其實在美國念歷史學博士班,現在是博士候選人,所以正在寫論文的階段。一開始會做這個頻道,其實是因為對於自己的整個生涯規畫出現不同的想法。 在過去,我對生涯的規劃其實很簡單:一路從歷史系的學士班、碩士班念到博士班,最後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就有進入學術界的敲門磚,然後申請教職。不管是在研究院還是在大學任教。這原本就是我的一個對我自己人生的一個簡單的規劃 這個規劃其實從很早開始就是這樣子 大概從高中、大學就是這樣子了 那我現在30幾歲 所以是十多年前的規劃 但這種規劃、這種對人生的想法 等到我來到美國之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美國我看到很多不同的東西、不同的機會,甚至跟我類似的人,但最終選擇了很不一樣的道路。從現在的眼光看來,自己原本設定的計劃有點想象力不足。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人生的可能。那更重要的一點是,我這2年來我的生活鉅大的改變,其中一個就是生活中有更多更美好的事情出現,所以我開始考慮,是不是要繼續走原本所規劃的路線。所以Youtuber就成為了其中思考的一個方向點。

其實,在臺灣的時候,我不太看YouTube中文的歷史內容,原因是我不太知道有什麼好看的。現在可能不是了,但我當時總覺得中文內容的歷史頻道,大部分都是一些政治正確的歷史敘述,或是抄wikipedia。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而我真正開始看歷史內容的YouTube頻道,反而是我來到美國之後。當時是因為我的英文不太好。雖然我也考託福、GRE這些東西,也有點成績,但是其實我的口說能力並不好,更不用說聽力了。常常的情況是,有時候對方講一堆,但我聽不懂。這是我一開始來到美國的困境,所以當時就有一個想法,就是必須要大量讓自己沉浸在全英文的環境裡面。從那時候開始,不只是在外面,我要講英文。 我回到家,也要繼續練習。所以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大量看英文的Youtube。而YouTube也逐漸推薦給我一些歷史內容,其中有一個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Epic History TV。這頻道是個主要講拿破崙的頻道。它讓我很震驚。如果你去看Epic History TV的話,就會知道它的影片就像電影一樣,把整個的歷史動畫做得跟電影一樣。甚麼意思呢? 就是說,它用圖片、地圖來做動畫,來呈現歷史內容。因為專門講拿破崙戰爭史,它就是用很漂亮的地圖,搭配氣勢磅礴的繪畫。這些繪畫不是單純的AI繪畫,或者說簡單的繪畫,他們專門挑那些穿得很認真、很proper 的十八、十九世紀服飾的繪畫,然後呈現出來,搭配音效、音樂,就讓整個內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製作非常良好的電影。我非常喜歡看那個那個頻道。

所以你也可以注意到,我的頻道一開始的三個系列吧,鄭一嫂、鄭成功、袁世凱等三個系列,都受到那個影響比較多,主要談論政治史、戰爭史,而我也用地圖來談論戰爭。Epic History TV只是其中一個,英文世界的Youtube歷史內容讓我發現,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做。有這麼多不同的呈現的方式。不是說英語Youtube沒有政治正確、沒有抄wikipedia的情況。有,還是有的,但是英文世界畢竟是Youtube中最多觀眾的區域,所以其基數很大。所以英文Youtube內容的多樣性非常的豐富、非常的高。所以有像Epic History TV這樣我認為很優秀的一個頻道,但各位可以不同意,但也有政治正確的保守派或進步派觀點的頻道。那類型的頻道也抄wikipedia的內容,但也有很原創的歷史內容。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做Youtube的話,可以做出差異化。歷史衛視跟其他的中文歷史頻道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會用地圖動畫以及比較前沿的學術研究,來呈現影片的製作與內容。這是我一開始想要做這個YouTube頻道的初衷。

如果各位熟悉我的頻道的話,就會發現內容的方向其實有很大的變化。第一階段,我被Epic History TV 、Kings and General(也是在英語世界是非常有名的歷史頻道)這樣子類型的頻道影響,用地圖討論戰爭,搭配一些繪畫、氣勢磅礴的音樂等等。然而在第二階段,被其他的頻道所影響,像是JohnnyHarris 、Geography Geek這樣的頻道。這兩個頻道主要就是談論地圖、地理學的問題,但像Johnny Harris,其實他是一位獨立的新聞媒體人,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也成立了一家公司。Harris的特色是用非常漂亮的動畫、非常漂亮且高清的地圖,並搭配有意思的配樂 ,讓你感覺非常有主題式,讓人能沉浸其中。基本上,每次看他二、三十分鐘的影片,都是完整看完。我的頻道裡面,像加州是一座島、地圖在騙人等等,就是被Johnny Harris影響。而Geography Geek又是另外一種類型的頻道,沒有太多配樂,就是一個人在那邊講,用地圖來講解地圖的故事,因為它用了比較多學術東西,這也是我很喜歡的。我的南方大陸影片就是受它的影響。當然,雖然我參考他們的影片,但自己也去找不同的研究資料,所以跟他們的內容還是不一樣,應該是有自己的風格吧。所以第二批的影片主要是受Harris和Geek的影響。

但最近又受到了第三種方式的影響。其實這一兩年來,我大量聽podcast。 Podcast跟YouTube很不一樣,Youtube的特點就是影片,可以用手機看,可以用平板看,可以用電腦、電視看,但必須要在支持視覺化的機器上觀看影片。然而,podcast不一樣。Podcast不需要視覺化,所以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著像你在開車的時候、在打掃的時候或是在運動的時候,都可以聽podcast 。不需要像看YouTube一樣需要用到聽力和視覺,podcast只需要聽覺支持就好。其實,我自己在開車的時候,就很常聽podcast 。以前去跑步的時候,也很常聽podcast。這些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我開始對於技術、軟件工程之類的議題感興趣,所以聽了很多不同程序員的podcast 。其中有個影響我比較深的是,軟件那些事兒。這是一個中國大陸的程序員經營的podcast。非常好,做了5、6年了吧。有時候他有一些很有趣的點評。軟件那些事兒不只講技術,同時還講史記、講歷史。但因為歷史內容比較敏感,所以有些內容沒辦法放在國內,就是大陸市場上。但在海外的話,你可以收聽的到。第二個最近影響我比較多的是Tinyfool 這位兄弟,他也是非常優秀,老程序員。我很喜歡他講互聯網、還有技術發展的歷史,尤其Tinyfool最近做了一些系列講阿里巴巴、華為、ChatGPT、AI的歷史,就讓我感到非常有趣 所以基本上,我現在開車、打掃、運動都會聽podcast。對我而言,podcast就很不同於YouTube ,不需要坐在某個地方、用你的眼睛來看。聽podcast甚至可以閉上眼睛,睡覺前聽都行。所以是比較輕鬆寫意的媒介。

回歸到我們主題, podcast的第二項特質,是可以像閒聊一樣。當然,podcast可以很認真,也能如老教授在講臺上面講嚴肅的歷史。但是,podcast也可以像是朋友輕鬆聊天一般。無論是一個人獨講,抑或是多人群聊。雖然我不太聽,但我知道臺灣的podcast很盛行。例如唐綺陽,像她如此有名的人,她的podcast也會找另外一個人,同她一起聊星座。有時候我開車的時候聽這些像閒聊一樣的podcast,聽別人聊天。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歷史衛視有一個新的想法,我也想嘗試這類的閒聊系列。我覺得這個嘗試的關鍵在於YouTube的premium會員。這個premium的功能是,你可以在手機關掉屏幕的情況下,還能聽它的內容。此外,premium會員不會收到任何的廣告,只要按時付費就得了。這樣類型的會員福利使得Youtube也形成某種類似podcast的平台。換句話說,你也能在任何地方收聽。像我之前提到的Tinyfool的頻道,我基本上就是開車的時候聽,或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聽。我感覺,未來Youtube除了會繼續發展影片之外,無論是長視頻或短視頻,我認為Youtube還會往podcast那個方向發展。所以現在開始做這類閒聊的節目,會是一種不同的機會。

因此,除了繼續做地圖戰爭史還有地圖歷史之外,閒聊歷史系列會是本頻道下一年度的重點方向。不是說會放棄之前類型的影片,我其實很喜歡之前那樣的方式,每次做完這些地圖影片的時候,都有巨大成就感。但問題是,做那種類型的影片,必須花費鉅大的心力和時間來製作。我就簡單分享講一下我的影片的製作流程好了。基本上兩個禮拜出一次,但因為我同時在寫博士論文,所以其實我是兩頭在進行的。有時,早上時候做影片,下午寫論文。有時,顛倒過來。有時,一天都做影片,隔天寫論文。這種工作方式其實有點累。第一個原因是,做這類影片最花時間的部分是,找不同的研究、不同的歷史專著,因為我不希望只是也參考維基百科,所以我去讀最前沿的研究。這些研究可能是中文,但更多是英文的。讀那些材料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成本,所以通常最費時的是寫腳本的過程。寫完腳本之後,要找素材、圖片、適合的地圖。找到之後,要把它們編織起來,成為一個編織好劇本。其實就跟拍戲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哪一幕會出現什麼,都必須事先規劃好,最後製作動畫的流程才能順。但是,這也非常花時間,因為常常很多材料不是在網路能找得到的,你必須去找書、然後印下來、拍下來。這樣的流程大概會消耗掉一個多禮拜,然後第二個禮拜末的時候,再花兩三天的時間做動畫。一開始的鄭成功、袁世凱系列的動畫稍微複雜,因為我是用了Adobe軟件裡面的另一個插件叫Geolayers,這插件支持可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地圖,但是那個東西做起來就很複雜。之後的第二批的影片也就不用那種方式了,但是還是花時間。最後,再用一天的時間,做縮圖、上字幕。上字幕也很繁瑣,畢竟不只是中文字幕,有些影片也有英文字幕了。所以這整個流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即使是兩個禮拜,也其實算很趕。

所以之後的一年,我想要做一些對自己來說,製作方面沒有這麼花時間、心力的內容。像這種閒聊系列,對我來說可能稍微輕鬆一些。雖然我還是必須查資料和花時間閱讀新的研究,但是省去了之前所說的流程的第二以及第三部分。可能錄完需要再上個字幕就行了。這也算是一種實驗。

我希望能繼續做戰爭史的動畫。其實我挺遺憾,沒做完九一八事變系列。原本預計花三集去講完九一八事變,其實這不只九一八事變,還包含後來的一二八事變,就是日本人打上海的戰爭。我其實想要做完那個項目,因為對我來說其實挺有意思的。這系列更複雜一些,因為同時牽涉到當時中國的內政問題,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有中原大戰,那為何中原大戰會爆發? 有非常多的研究討論這方面的問題,而我必須讀過這些研究,才能找到一個現代學者比較同意的看法、將其放到我的內容裡。這很花時間的,所以我希望未來有更多時間可以繼續完成 九一八事變系列。

當然,我也會繼續做地圖歷史的影片,但是未來可能變成每個月更新一次這種類型的影片。希望我之後可以做到周更,有三周大概就是用這種閒聊的方式,然後一個月裡有一週會出製作比較費時的影片。最近,我看了很多人分享經營Youtube的心得和經驗,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點閱率 ,click-through rate。就算內容做的再好,如果沒有人願意點進來,Youtube演算法不會推你的影片。第二,即使進來了,但如果Youtube發現90%以上的人,在前三十秒就離開了,Youtube也會判定,這支影片是標題黨,也會停止推薦。換句話說,經營Youtube最重要的兩個方向是是如何讓用戶點擊進來你的影片,以及如何抓住用戶。這是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前沒有花很多心力在這部份,希望往後我能專注比較多心力在這上面。但是說實在的,如果我想把自己的影片搞得跟電影一樣,這樣的內容我覺得有很大的機率會被刷掉。所以我就想做這種閒聊系列,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跟大家聊聊歷史。這對我來說,一,製作起來沒那麼花心力,二是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第三是我還在寫博士論文,所以必須也留時間給自己做研究。

最後,再講講我對於分享歷史內容的看法。我現在自己反思,為什麼以前不喜歡中文內容的歷史影片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感覺他們把歷史簡化。 就像是Wikipedia和教科書的作用就是簡化歷史,讓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濃縮成幾行字。但真實的歷史沒那麼簡單,反而很複雜。所以,我主要就想要透過動畫、解說,來呈現歷史的複雜度。我認為現在有很多政治方面,包括兩岸、美中之間的紛紛擾擾,常常是過度簡化造成的。複雜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世界、國家、歷史都被平面化。你們就是專制的,你們就是自由主義氾濫的,你們就是如何如何,「就是」這樣的詞、這樣的指涉,其實是就在做簡化。我希望我的頻道能把歷史的複雜度展現出來。例如像我來談九一八事變的話,我就想要探究為什麼日本人選擇去侵略別人國家?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很複雜,因為包含日本國內都不是一個單一的。基本上,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是寡頭政體。當然,戰前日本也經歷過民主時代,但仍然都是貴族執政。所以光就日本來說,要解釋它背後的行為本身就是很復雜,更不用說當時的中國也很複雜。這麼多複雜東西碰撞在一起,演變成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與之後的全面侵華。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而我希望能把這個複雜度呈現出來。這是我做內容的初衷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