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來西亞有九個王室?

2019年,馬來西亞選出新一屆的國王,由彭亨州蘇丹阿布都拉出任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一職,也就是馬來西亞國王。有趣的是,馬來西亞的國王不是世襲的,而是每五年由統治者會議、conference of rulers,選舉出來。有資格在統治者會議上投票的,是馬來西亞九個不同州的蘇丹國王。換句話說,馬來西亞擁有九個不同的皇室。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為什麼馬來西亞有這麼多王室。

馬來西亞是聯邦制君主國,各州有獨立的行政、自治權,但在其之上還有一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負責統籌所有聯邦事務。我們翻開地圖,可以看到今天的馬來西亞由兩大部份組成,馬來半島最南邊土地,以及隔著海對面的婆羅洲上兩塊地區,分別是西北部的Sarawak、也就是中文的砂拉越,和北部的Sabah、中文稱沙巴。馬來西亞由這13個州與3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現任國王阿布都拉就來自馬來半島上的彭亨州,他除了是馬來西亞聯邦國王以外,也是彭亨州的蘇丹。事實上,馬來西亞的13個州中的9個州,仍有皇室,這九大皇室早在馬來西亞1963年建國以前,便已存在。例如,彭亨州早在1470年就建國,但還不是歷史最悠久的,最古老的是吉打蘇丹國,12世紀便已建立。除了這九大蘇丹國以外,還有其它四州,像是(婆羅州) 上的砂拉越和沙巴、還有馬來半島上的檳城和馬六甲,他們沒有皇室,但有州長、也就是governor。但馬來西亞的州長不同於中文世界一般認識的州長,馬來西亞州長並非經由選舉產生的,而是馬來西亞國王指定的。從這個意義上,馬來西亞是個以伊斯蘭為國教的國家,一切的政治任命權掌握在九個蘇丹組成的統治者會議與國王手上。但是,馬來西亞的州長沒有行政和立法權。行政與立法權是由各州的民選議會和政府所掌握。所以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是,國家與下屬13個州都有虛位元首,同時,各級又有民選的政府組織。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制度。那麼,為什麼馬來西亞會設計出如此複雜的政治制度呢?原來,又跟曾經威風一時的大英帝國有關。

在「為什麼新加坡有這麼多華人」那期視頻提到,18世紀中葉開始,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地區,並以此為基地,向東擴散到馬來半島和馬六甲海峽。英國人首先在1786年向吉打蘇丹國手上得到了檳城。東印度公司為了得到檳城,提出交換條件,一方面英國租借檳城,二方面東印度公司提供吉打軍事援助。事實上,18世紀末時,吉打蘇丹國遭遇新興的緬甸與泰國的威脅,吉打幾乎要被打趴了,所以當時的他們急需第三勢力的軍事援助。英國人趁此時間點進場,得到了檳城。自此,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檳城為出發點,開始蠶食馬來半島。1819年,英國人在新加坡設立殖民據點。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屬協議,確立了彼此的勢力範圍,英國得到了馬六甲。1874年,九大蘇丹國之一的霹靂蘇丹國在外受到暹羅的侵略威脅,在內又搞不定華人黑社會,所以時任蘇丹的Abdullah Muhammad Shah II同意大英帝國介入。同年,霹靂政府與不列顛帝國簽署邦咯條約,英國取得天定,並且開始一項影響深遠的新體制,那就是residency system,英國駐紮官制度。在這個制度之下,除了宗教事務以外,其它像是霹靂國內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決策,皆需英國駐紮官的首肯才行。換言之,從這時候起,英國人奪走了霹靂蘇丹的政治權力,皇室僅對宗教事務負責。不久,馬來半島上其它三個蘇丹國,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蘇丹國,也都被迫建立起英國官員駐紮制度。這四個蘇丹國被稱為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它們的共通點是,皆有英國駐紮官制度。英國殖民官員直接接手這四個蘇丹國的政治決策權。這很不同於北邊和南邊的五個蘇丹國的狀況。事實上,在英國殖民時期,這五個蘇丹國又被稱為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中文稱為馬來屬邦。那麼,這五個蘇丹國為什麼又不是馬來聯邦、而是屬邦呢?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正在改變,18世紀崛起的東南亞強國,暹羅,也面臨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的步步進逼。當時的泰王朱拉隆功,也就是拉瑪五世,決心進行現代化運動。當時的暹羅對於和歐洲列強直接衝突有所警惕,當時北邊藍色的四個蘇丹國,長期以來向泰國政權朝貢,屬於暹羅王國的藩屬國。然而,英國人希望能將這四國中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因為此地是當時重要的工業原料,錫礦的產地。為此,如同19世紀歐洲列強找藉口和中國打仗一樣,大英帝國一直想要找藉口和暹羅打一仗。泰王朱拉隆功不願意直接和大英帝國對抗,所以同意在1909年,與英國簽屬曼谷協定。英國幫助暹羅的現代化事業,而英國得以控制原本向暹羅朝貢的北方四蘇丹國。當時,整個馬來半島僅剩下柔佛蘇丹國還沒有被英國吃掉,但五年後的1914年,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危機與政治內鬥,最終柔佛也被迫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而這五國就是所謂的馬來屬邦。他們與馬來聯邦最大的不同是,英國在這四地沒有採行英國官員駐紮制。實際上,英國視這五國為保護國,雖然也派遣帝國顧問,但是這五個蘇丹國仍保有自己的自治權,王室也非馬來四聯邦那般,只是橡皮圖章、虛位元首。

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與李光耀

二次大戰結束後,民族主義席捲全球,馬來半島上的民族主義者希望能結束英國人的殖民統治。馬來民族主義者希望建立一個以伊斯蘭為主的聯邦政體,所以4個馬來聯邦、5個馬來屬邦與海峽殖民地中的檳城和馬六甲,合併為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當時由於各種複雜的政治、宗教、族群因素,新加坡沒有被納入馬來亞聯合邦。但在1963年時,擁有這11州的馬來亞聯合邦與也曾經是海峽殖民地的新加坡、砂拉越、沙巴組成新的國家,也就是今天的馬來西亞。但大家也都知道的,後來也是因為各種宗教、族群考量,馬來西亞在兩年後、1965年把新加坡踢出聯邦,就是因為整個聯邦的建立,是由原馬來聯邦、馬來屬邦等九個伊斯蘭蘇丹國主導的。這是被尊稱為馬來西亞獨立之父的東姑‧阿布都拉曼,他打從一開始成立馬來聯合邦時,就不想讓同為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加入聯邦,因為如果新加坡真的加入馬來西亞的話,新的華人人口加上來,會使得華人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族裔、馬來人成為第二,這不符合東姑預想的新國家,一個伊斯蘭的馬來國。事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回憶說道:「東姑一直以來都反對合併…他基本上就是擔心新加坡的華人與原本馬來聯合邦內的華人加起來,會損害馬來人的利益。」東姑想建立的國家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九個蘇丹國王室具有重要的象徵性價值,這就是為什麼馬來西亞有九個皇室的原因。因此,馬來西亞才創立出如此複雜的政治制度,每五年由這九個蘇丹國王室輪流擔任馬來西亞的國王。但為什麼婆羅洲的砂拉越和沙巴也被併入馬來西亞呢?那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