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怎麽當上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

(本篇文章改寫自歷史衛視Youtube頻道的視頻腳本,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走向共和

1900年6月21日,清廷以光緒皇帝名義對外宣戰,義和團和朝廷官軍,進攻北京城內的外國大使館,屠殺在華的外國人。與此同時,謀求現代化的漢人督撫不贊同朝廷的排外政策。七位封疆大吏派使者在上海與各國領事簽屬秘密協定,史稱「東南互保條約」。該條約由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所主導,範圍橫跨帝國的十個省份,最富庶的東南沿海囊括其中。8月,二萬名國際聯軍攻破北京,滿清宗室逃往西安。至此,清帝國再次對外大敗,是為庚子事變。之後於1901年,滿洲朝廷重返北京執政,保守派下野,並展開「庚子新政」,但已改變不了中央權力低下的情勢。清帝國自開國以來所奉行的中央集權,至此可以說是宣告破產,中國史正式進入地方分權的時期。然而,此時的慈禧和光緒仍能扮演維繫帝國統一的象徵性角色。即便東南的漢人督撫各各手握重兵,但沒有一人能統合關內各省,更不用說滿洲、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偌大的土地了。所以愛新覺羅宗室仍能穩坐在龍椅之上。

另一方面,東南互保協定揭示了東南各省份的半獨立地位。庚子事變以後,東南各省繼續朝向分離主義的方向前進,地方上的軍隊和各種現代化建設,越來越不需依靠中央的金援,而是以省的名義去向外國銀行借款。尤其是袁世凱在直隸所經營的北洋六鎮、以及張之洞在湖北練的新軍,為當中的佼佼者。北洋軍和湖北新軍皆是地方自辦的實業所支持,不受中央政府直接控制。這兩隻軍隊的存在,在清末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沒有一方敢率先造反。

相較於專注於興辦現代化事業的官僚菁英,社會上的年輕的漢人菁英團體之中,流行兩種的思想。首先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立憲主義。雖然在1898年的戊戌政變以後,康梁離開了中國,但他們在海內外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第二便是大漢國族主義。這批人多半有留學或海外背景,其中,革命黨的骨幹主要是在日本留學的漢人留學生,如宋教仁、黃興、章士釗,再來才是受歐美影響較深的孫文和蔡元培等人。20世紀初,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共和主義席捲全世界,年輕的中國革命黨人也在此一全球性的思想潮流當中。當時,一位十分著名的年輕革命黨人陳天華,也曾在日本留學,寫過一部小冊子《猛回頭》,在中國青年中間相當流行。《猛回頭》的開頭有這樣一段描述:「普天之下,共分五大洲。中國是亞細亞洲一個頂大的國,內地有十八省,稱爲中國本部。在本部東北方,有東三省,即從前宋朝那時候的金國,現在的滿洲。那滿洲乘著明末的亂,佔了我們中國,改號大清國。直隸、山西、陝西之北有蒙古,即元韃子,滅了宋朝,一統中華,明太祖把他趕歸原處,後亦爲滿洲所滅。由甘肅過去有新疆省,是一個回回國,乾隆年間滅的。四川之西有西藏,是一個活佛做國主,亦歸服清朝。除了十八省以外,從前都是外國,於今都是大清國。雖然中國也不過與那蒙古、新疆、西藏同做了滿洲的奴隸。」換句話說,在陳天華的眼裡,所謂的中國僅限於明代的關內十八省,其外的都是外族。由於陳天華使用淺顯易懂的白話文,《猛回頭》很快就在中國東南擴散開來,不只受過教育的漢族菁英,相傳連販夫走卒也讀陳天華的文字。然而,儘管革命主義在城市裡有極高的影響,但清廷內部完全無人同情革命。當時的反滿革命事業,很難引起從上至下的大規模變革。

然而,清廷內部也面臨新的政爭。1908年11月,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溥儀、也就是宣統皇帝登基。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與隆裕太后希望改變東南各省分離主義的趨勢,重新回到中央集權,因而啟動一系列政治變革。第一步就是要拿回大清最強武力、北洋六鎮的控制權。1909年,載灃下令北洋軍的實際領袖、軍機大臣袁世凱革職返鄉。當時的袁世凱沒有太多反抗的機會,於是待在河南老家,伺機而動。宣統政府計畫消除漢人官員在新軍內部的影響力。當時滿洲白旗人廕昌,接任陸軍大臣,接管北洋六鎮。事實上,如果政治情勢繼續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袁世凱與北洋六鎮的繫帶是很可能越漸疏遠。然而,兩年後在湖北爆發的武昌起義,挽救了袁世凱岌岌可危的政治生命。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幾位信仰反滿思想的湖北新軍軍官,敲響了滿清的喪鐘。革命黨佔領了湖廣總督府,並與其他新軍領袖在兩天內控制住武漢三鎮,是為「武昌起義」。事實上,這場起義並未有萬全的計畫,所以在事成以後,革命黨人才半強迫與革命八桿子打不著的黎元洪擔任新成立的軍政府都督,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清廷命陸軍大臣廕昌率北洋前往剿滅,北洋第一軍搭乘京漢鐵路,在10月18日抵達滠口,十分接近漢口旁的劉家廟站,但此時第一軍總督馮國璋卻按兵不動。陸軍大臣廕昌喊不動馮國璋。同時,大清海軍副督統薩鎮冰已率艦在河面砲轟漢口,馮國璋拖到26日才進軍劉家廟站,在海軍砲火掩護下,北洋軍順利拿下劉家廟。但北洋第一軍緩慢的行動已讓清廷意識到,廕昌無法指揮北洋,於是27日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總辦武昌革命黨事。袁大頭回來了。

袁世凱接到任命後,全權讓馮國璋負責第一軍任務,並命親信段祺瑞指揮北洋第二軍南下。10月30日,馮國璋率軍親自抵達漢口,為了解決革命黨在漢口市區的游擊騷擾,馮國璋一把火燒了漢口市中心,革命黨人只好退回漢陽和武昌。北洋軍持續進擊漢陽,但此時海軍出現政變,幾位支持革命黨的海軍軍官控制了三艘巡洋艦,砲轟陸面的馮國璋部隊,減緩了北洋軍的進程。這場戰鬥持續了40多天,是為陽夏保衛戰,又名漢口、漢陽爭奪戰。在這40天當中,多個省份、城市、縣城發生軍事政變,尤其以南方為最。一般的教科書會說這時各大省份皆宣布脫離滿清、加入中華民國,這其實是過於簡單化的說法。當時的情況是相當複雜的,北洋軍因為失去海軍的支援,難以很快地往長江以南推進,但北洋基本上還是控制住北方。而南方雖然很多地方宣布獨立,但大多只能控制城市,大部分的區域並未脫離滿清。11月27日,北洋軍控制住漢陽,革命起源地的武漢三鎮,現下只剩武昌了。

然而,其實自11月起,革命黨便已開始暗中接觸袁世凱。漢口重新落入北洋軍的控制以後,越來越多同盟會領導傾向同袁世凱合作,而非進行一場全國性的流血革命。畢竟北洋軍隊的實力擺在那兒,後面還有列強虎視眈眈。另一方面,此時的袁世凱也在搖擺不定。雖然北洋軍看似聽令於袁世凱,但旗下的將領各懷鬼胎,特別是段祺瑞、馮國璋等人,在袁世凱掌權以後,證明了他們並非普遍以為的那樣受袁氏操控。第二,南方革命黨雖然軍事方面不如北洋,但南方仕紳比較願意接受革命、而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清政府。袁世凱若真想剷平革命黨,勢必得消耗自己的嫡系北洋部隊,那麼滿州權貴就可能趁勢奪走袁氏的權力,搞得袁世凱腹背受敵。第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列強對革命黨的態度曖昧不明。剛開始,歐美列強擔心武昌起義會是另外一場太平天國、甚至義和團,但革命黨在各地一直相當克制的。對日本來說,大清滅亡很有可能導向一個更混亂的中國,對日本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歐洲列強呢?事實上,歐洲各國沒有太顯著的表態,他們只想要一個穩定的中國,以利他們通商。尤其英國,在促使袁世凱掌權這件事上,給予清廷很大的壓力。大英帝國還敦促袁世凱,盡快答應擔任民國的總統,以穩定局勢。這些壓力使得剛復出的袁世凱沒有太多的籌碼,只能選擇接受革命黨的方案。事實上,袁世凱本人對於君主立憲體制是有點興趣的,但對共和主義所代表的權力制衡、地方分權絲毫沒有好感。袁世凱的這個態度,其實就是1900以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爭的顯現,這將成為往後民國政治的重大隱患。

袁世凱與民國政治

1912年2月,宣統皇帝發布退位詔書,滿蒙權貴正式下台。2月13日,南方的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呈,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位。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民國的創建,可以說是革命黨與北洋相爭的妥協產物。南方的革命派為了減少流血衝突,同意與袁世凱合作,以換取清廷退位。但又為了箝制袁世凱的權力,於3月8日的第一次臨時參議院,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臨時約法》。政治權力一分為三,立法由參議院掌握,行政分給大總統和國務院,司法則由法院負責。但不同於總統制,臨時約法體制為內閣制精神,總統、副總統由參議院選舉產生,總攬政務、軍務、文官任命權,但是官制的規定、人員的任命、外交行為,皆須經過參議院同意。因此,袁世凱沒辦法大力施展他的政治計畫,必須和參議院的最大勢力合作,也就是革命黨的中國同盟會。袁世凱的第一屆政府為唐紹儀內閣。唐紹儀在清末是外交系人物,在滿清政壇上屬袁世凱人馬。再者,唐紹儀是辛亥革命時促使袁世凱轉向共和的關鍵角色,因而得到諸多同盟會人的肯定。唐紹儀在宣示組閣時,也加入了同盟會,可說是橫跨同盟會與北洋系的人物。然而,唐紹儀內閣在袁世凱第一項政治行動中遇到巨大阻力,也就是善後大借款。
善後大借款的背景是,宣統皇帝退位以後,中華民國不只繼承了帝國的廣袤領土,也承擔了巨額的債務。借不到款,是退位前的宣統政府很大的致命傷。對比起來,袁世凱長期累積起來的信譽,使得北洋在1911年仍然能向國外銀行籌到款。另一方面,孫中山在聽聞武昌起義以後,也努力在英美籌款,但結果不如人意,一點錢都沒撈著。民國成立的第一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狀況可說是盪入谷底。時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秘書長的胡漢民回憶道:

一日,安徽都督孫毓筠以專使來,言需餉奇急,求濟於政府。先生即批給20萬。餘奉令至財政部,則金庫僅存十洋。

此時的民國政府不只要還各種戰爭賠款與借款,支付軍隊和官員生活費,還有滿清宗室的開銷。同時,還必須賠償辛亥革命所造成的各國損失。換句話說,這時的民國政府完全是瀕臨破產。在這個脈絡下,袁世凱政府從1912年3月起,便著手與英、法、德、俄、日、美的六國銀行團展開談判。然而,由於民國政府才剛建立,可以說毫無信用可言,財政狀況又極其糟糕,六國銀行團便以監督中國財政作為交換條件。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條件成立了,六國銀行團可以合法控制中國政府的財政運作,袁世凱內閣認為這是對中國主權的傷害,沒一人同意。最初的兩任內閣都因為不同意這項條款而總辭。

如果你是當時的袁世凱,你能怎麼做呢?大約主要有兩條路,第一,收刮資產家的金庫或搞共同富裕。第二,繼續與外國銀行團談判,爭取外援以維持政府運作。我相信袁世凱絕對也想過共同富裕的方案,但無奈中央權力不濟。1912年時的袁世凱政府僅能任命北方幾個省份的都督,完全無法干預南方事務。所以袁世凱能走的也只有第二條路,尋求國際銀行團的支持。但大奸如袁世凱是不可能單方面不斷妥協,他透過這個國際貸款協定,力圖扭轉國內的地方分離主義。

1913年4月底,袁世凱政府宣布同英、法、德、俄、日等五國銀行團簽訂借款協定,總額2500萬英鎊,發行價格九折,利息5%,實收不到2100萬英鎊。扣除各種到期的貸款、賠款、官員薪資、軍隊解散費等等,實收900多萬英鎊。老實說,不只是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從20世紀初的標準而言,5%利息不算多。但是,協定有一項特別規定,今後地方各省不許擅自向國外銀行借款,只能由中央政府統一對外籌款。這條規定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理所當然,但在當時卻引起在野黨強烈的反彈,尤其南方藉口說2500萬英鎊、卻實收900萬英鎊是喪權辱國。但其實,不許各省獨自借款的條款,才是讓南方急跳腳的一著棋。自晚清以來,各省督撫各自籌款已成慣例,甚至連省內的關稅釐金都由各省自訂,朝廷僅有名義上的最終裁量權。這個慣例造成不同省份幾乎是獨立運作,但當時的督撫任命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上,分離主義的趨勢沒那麼顯著。然而,民國肇建,各省都督與議會幾乎是由當地菁英把持,地方政府又獨攬財政大權和軍權,其實各省就是如同獨立政府。袁世凱若想逆轉此趨勢,重中之重就是拔除各省的財政權,尤其限制向國外銀行借款的行為。但這個條約像是搧了南方分離主義兩個耳光,革命派不得不反應了。

二次革命前夕

當時的革命派也同在危機之中。1912年,同盟會與其它幾個小黨聯合組成國民黨,理事長為孫文,但黨務實際上由年僅30歲的宋教仁一手包辦。在宋教仁的領導下,國民黨逐漸從一個只對大城市菁英有吸引力的小團體,轉變為面向廣大地方鄉紳的政黨。宋教仁傾向內閣制,主張地方分權、地方自治,吸引了南方仕紳的歡迎。1912年12月,袁世凱履行臨時約法,舉行第一次參眾議院選舉。只有年滿21歲的男子,並且在該地住滿兩年,且年納2元以上的稅金、擁有500元以上不動產、小學以上畢業者能夠投票。當時中國總共4億多人口,根據這項規定,總投票人口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4000多萬人。毫無疑問地,民初選舉賄選盛行,主要的三個政黨,宋教仁的國民黨、親袁的共和黨、梁啟超的民主黨,都使出各種齷齪伎倆拉攏選票。然而,國民黨因為支持地方自治而得到各級鄉紳的選票和金錢上的支持。最終,眾議院596席,國民黨獨佔269席;參議院274席,國民黨取得132席。國民黨大勝,宋教仁預計將會出任內閣總理。

然而,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準備前往北京組閣,卻在上海車站遭殺手伏擊,流血過多身亡。關於刺宋案,傳統的教科書皆指袁世凱為幕後黑手,但現代學者的研究已表明,殺手不是袁世凱指使的,刺宋案是一系列政治事件引導下的意外結果。這個結果帶給袁世凱極大的政治危機,絲毫沒有好處。事實上,袁世凱有一百種方式箝制國民黨內閣,刺殺對袁世凱毫無幫助。這時,刺宋案加上善後大借款協定,南方的國民黨像撿到槍一樣,盡其所能地批評袁世凱。在宋教仁驟逝以後,國民黨的權力重新回到同盟會元老手上。其中,孫文主張無視共和體制、以武力討袁,黃興等同盟會元老仍希望透過政治協商,但袁世凱在6月9日免職了國民黨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鈞。這時的袁世凱已經取得湖北黎元洪等人的支持,所以6月13日進一步加碼,免除國民黨籍的胡漢民的廣東都督職務,6月30日免除國民黨籍柏文蔚的安徽都督職務。7月3日,袁系人馬的李純率北洋第六鎮進入江西。即使這時國民黨內部仍對討袁行動有雜音,孫中山已下定決心,令李烈鈞返回江西,在湖口宣布江西獨立,成立討袁總司令部。之後,江蘇、廣東、福建、安徽、湖南相繼宣布獨立,二次革命爆發。

二次革命其實是庚子事變以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種政治傾向的延伸。支持國民黨的地方仕紳,希望各省有獨自發展的空間。但北京的袁世凱政府則希望收回這項權力,由中央政府統一發落。在這個意義上,二次革命是個從國民黨視角出發的稱呼,使袁世凱感像是反革命、反共和的一方,但這時的袁世凱並非傷害共和體制的人,反而是以孫文為首的國民黨,深深地為民國政治文化留下一抹難以消除的傷疤。

“二次革命”

如果你是袁世凱,回到1913年的當口,你想統治一個傾向地方自治的中國,抑或是有個強大中央政府的中國?每個人或許有不同的選擇,但袁世凱選擇了中央集權,而這其實也是同盟會元老們的選擇,只是他們不要袁世凱統治,而是想要自己在總統大位上。這便是上一集所講的國民黨二次革命的歷史背景。

1913年7月12日,原江西都督李烈鈞自上海回到江西,並宣布江西獨立,於湖口成立討袁總司令部。國民黨二次革命爆發。7月15日,同盟會元老黃興回到南京,響應江西,宣布江蘇獨立。緊接著,安徽、上海、湖南、福建、四川、廣東也相繼宣布獨立。雖然這幾個南方省份在中國經濟方面扮演重要腳色。但就軍事的角度而言,當時的中國有三大軍事重鎮,一是北京,二是湖北的武漢,三是江蘇的南京,這三處都附有快速的交通渠道,也就是京漢鐵路、長江與津浦鐵路,這三個渠道形成三角狀,掌握了便能快速將軍隊運往各處。1913年5月,湖北的黎元洪已公開支持袁世凱,讓一萬名北洋軍進駐武漢。換句話說,這時的北洋軍掌握了中國三大軍事要地中的兩個。因此,當南方八省宣佈獨立以後,北洋軍便順著鐵路與長江,將軍隊運往江南地區。二次革命的首戰便是江西戰場,國民黨方面計畫奪取九江。若該計畫成形,一方面能防止北洋順著長江南下到八省的核心地帶,二方面可以九江為反攻武漢的跳板。7月12日,國民黨軍率先從九江旁的德安與姑塘發起進攻,大破袁軍第六師,迫使北洋只能在九江城西等待救援。然而,討袁軍沒能一鼓作氣將北洋驅逐出九江。等到7月17日,北洋第2師自武漢而來,夾攻國民黨的左右軍。24日,在海軍4艘戰艦的掩護之下,北洋進攻湖口,江西討袁軍孤立無援,往南昌方向退守。8月18日,大批北洋部隊進入江西,攻陷南昌,討袁總司令李烈鈞離開江西。

另一方面,馮國璋率北洋第二軍乘津浦鐵路南下,另一支北洋部隊由張勛率領,自東路進攻。黃興令部分革命軍扼守徐州,控制鐵路,不讓馮國璋部隊這麼順利下來,並在揚州一帶佈署兵力,防止張勛由東邊進犯。7月16日,討袁軍趁北洋尚未集結完畢,進攻駐守山東南邊韓庄的北洋軍。雖然初戰告捷,但在隔天,張勛便率領北洋援軍前來,此時江蘇的討國民援軍也抵達,兩軍在韓庄形成對峙。然而,國民黨的主力騎兵團卻在這時投了北洋,國民黨的防線因而崩潰。張勛於7月底接連攻下徐州、揚州,並幾乎包圍鎮江,逼臨南京。同時,黃興聽聞江西湖口已失守,北洋很快就會順著長江過來,將對革命軍形成包圍態勢,黃興毅然決定放棄南京、前往上海。這時,馮國璋的第二軍主力部隊已搭乘鐵路南下,進攻安徽的重要據點。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師長,倒戈投袁,柏文蔚逃跑,北洋控制了合肥。短短一個月,北洋憑藉鐵路與火力優勢,輾壓南方的國民黨軍。

原先支持國民黨討袁的福建與湖南,在看見江西與江蘇的失敗後很快就取消獨立,歸順北洋。至於廣東與四川方面的革命軍,被廣西的鹿榮廷與雲南的蔡鍔很快就撲滅了。這裡有必要特別提一下蔡鍔。此蔡鍔即是後來袁世凱稱帝時、引領「護國」戰爭的蔡鍔。這時的他是不支持國民黨的討袁行動。蔡鍔支持中央集權,反對地方分離主義。事實上,南方的國民黨軍隊數量遠在北洋之上,當時北洋僅有八萬常備軍。但北洋軍隊訓練有素,並且得到英國的支持,願意將英國控制的鹽稅收入給予北洋政府。反觀南方革命軍,沒有統一的指揮,軍事訓練也不足,軍人薪資方面更是大不如北洋。更要命的是,二次革命的國民黨除了反袁以外、沒有其他的思想號召。北洋軍系就不用說了,希望朝向一個中央強大的中國,所以吸引了黎元洪、蔡鍔等人的擁護。然而,在宋教仁去世以後,國民黨內擁護內閣制、地方自治的派系瓦解,同盟會元老,如孫文和黃興,實際上並不支持分離主義,也希望有個中央強大的中國。雖然南方軍內部還是有很多人傾向地方自治,但整個革命軍事實上並未有一統一的目標。在地方上,支持地方自治的地方仕紳,不情願支持傾向中央集權的同盟會元老。於是,在1913年9月,北洋軍秋風掃落葉一般解決了國民黨軍,黃興與孫中山再次出逃日本。國民黨二次革命失敗。

走出共和”與終身總統

解決了最大政敵後,如果你是袁世凱你接下來會做什麼?袁世凱的目標很簡單,一個能號令全國的中央政府。因此,它的第一步就是讓不同的意見徹底消失,新聞審查與警察制度在這段時期加強了力道。例如,1912年、民國肇建時,全中國報刊達500多家,但到了1913年末,僅剩130多家。許多新聞報紙被強迫關門,還有許多新聞主事者、記者遭迫害。史稱「癸丑報災」。第二步,要徹底掌握政治權力,包含政府與國會。在二次革命後,袁世凱沒有立即解散國民黨,而是讓他們繼續待在議會,目的很簡單,在臨時約法體制下,總統與副總統須經過國會選舉,袁世凱不能讓自己的權力基礎看似一言堂,所以國民黨的存在仍有價值。1913年10月6日,參眾議院舉行大總統選舉。很顯然地,很多國民黨議員不會投給袁世凱的,但沒關係,北洋政府派了武裝的公民團體包圍議會,宣稱:

今日非將公民所屬望的總統選出,不許選舉人出會場一步!

這個所屬望的總統便是袁世凱。投票經過了三輪,將近十小時的時間,最終袁世凱當選總統。隔天,僅花一輪的時間,便選出黎元洪為副總統。至此,袁世凱名正言順地登上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的寶座。對一個中央集權政府而言,不再需要不同的聲音了。1913年11月,袁世凱解散國民黨,罪名是大家早已知的事,與南方叛黨串謀。由於第一大黨國民黨遭解散,國會人數不足,1914年1月,袁世凱順便解散了國會。臨時約法所象徵的三權分立,至此崩潰。

1914年5月,袁世凱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是民國第一部具有憲法性質的文件。從臨時約法的內閣制轉化為中央集權的總統制。形式上,權力仍一分為三,行政由總統任命的參政院負責,立法由立法院負責,司法歸司法院。然而,立法院不具備監察權,無法監察行政機關。而參政院的任命不受任何機構制衡,可以單方面任命官員,不對議會負責。此外,中華民國約法並未規定總統任期,且下任總統是由現任總統推薦。所以只要袁世凱想,他可以不設定接班人,終身把持總統大位。至此,袁世凱正式走出共和,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終身制的共和總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廿一條約

1914年7月,歐洲戰爭爆發,開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8月23日,日本帝國以英日同盟為由,對德意志帝國宣戰,進攻德國在亞洲的軍事港口青島。此前,日本曾答應英美會在解除德軍武裝後,將青島交還給中國,但是日本在11月全面佔領青島以後,卻拒絕撤兵。此時的英國困於歐洲戰場無力介入遠東事務。1915年1月,北洋政府照會日本,要求撤離軍隊,但日本卻直接向袁世凱呈二十一條要求,其中包含五項關鍵的不平等條約:第一,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的一切利益。第二,日本在東北有開礦、定居、通商的權益,並且延展鐵路權99年。第三,日本獨佔中國的三大煤鐵事業。第四,中國不得將沿海港口與島嶼割讓他國。第五,中國政府必須聘用日本人擔任軍事和財政顧問、只准向日本採購武器、由日本建造鐵路等等。日本還要求袁世凱政府完全保密,並盡快同意條約。

當時的日本帝國雖然在軍事和國力方面優於中華民國,但是並沒有真的能箝制中國政府的力量。袁世凱內閣採取拖延戰術應付,同時曝光消息給媒體和列強。最終,日本政府不得不修改條款,並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北洋政府在5月9日前做出答覆,否則出兵中國。5月9日,袁世凱政府同意部分條約,簽署「中日民四條約」,也就是「中日民國四年條約」,主要達成五項協議,第一,日本得到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並且山東內地與沿海島嶼不得租讓其它國家。第二,日本得到在南滿州鐵路和租借的權利。第三,在東內蒙古,日本人得以與中國商人合辦工業。第四,原漢陽鐵廠、湖北的漢冶萍公司與日本資本家合辦,且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外資與收歸國有。第五,不允許外國人在福建沿海造船、軍用貯煤、或建立海軍基地,也不許借外資自辦。這幾項條款的簽訂,使得日本在南滿州、東蒙古,與華中華南有了相當程度的勢力擴張。

袁世凱在簽署前發表公開談話,說道:「我國雖弱,苟侵及我主權,束縛我內政,如第五號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堅拒到底,盡了最大之力。」、「經此大難之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卧薪嚐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刷新,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羣策羣力,期達目的……」、最後說「希望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接著,袁世凱公開定5月9日為「中國國恥日」,是為「五九國恥」的由來。於1915年5月25日,在北京與日本簽署條約。

平心而論,袁世凱對於日本二十一條要求的回應,算是可圈可點。尤其在歐洲列強困於戰場而無外援時,北洋政府透過社會輿論、消極的外交回應、拉攏英美介入等等,將傷害減輕了不少。但我們也能注意到,袁世凱的特點,就是依靠複雜的國內外政治來維持自身。這個特點從辛亥革命時已然可見,當時的袁世凱就是縱橫於歐洲列強、滿清保守主義、立憲派、革命黨之間,最後取得大位的。二次革命也是,歐洲列強支持袁世凱政府,所以即使南方有日本的支持,袁世凱仍能勝出。然而,當滿清不再,歐洲列強又忙於自身事務,袁世凱集團必須單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就顯得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該特點也可以視為袁世凱政權的缺點,而此缺點在接下來的洪憲帝制與護國戰爭中,會被徹底放大。

洪憲帝制與護國戰爭

此時的袁世凱在國內已登權力之巔,外無在野黨制衡,內無直臣諫言。當時,袁世凱有一位美籍憲法顧問法蘭克‧古德諾(Frank Goodnow)。古德諾實際上是哥倫比亞大學出身的法律學者,專攻公共行政與行政法,但關於古德諾,在美國更有名的是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帝國主義者。古德諾是美國擴張論的信徒,並在哥倫比亞開設一系列「殖民地行政系統」的課程。古德諾在1913年來到中國後,首先應袁世凱政府要求,提交一份討論各國政治制度以及關於共和體制與中國國情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很有名,因為它被北洋政府法制局翻譯為「共和與君主論」,並在接下來被拿來當作支持袁世凱稱帝的理論依據。但事實上,古德諾本人在備忘錄中明確表達了對於中國回到帝制的疑慮,他說道

然則以中國之福利為心者,處此情勢,將持何種之態度乎?將主張繼續共和制歟?抑將提議改建君主制歟?此種疑問,頗難答覆。

但古德諾繼續說道

「然中國如用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此殆無可疑者也。」,因為「就現制而論,總統繼承問題,尚未解決,日前之規定,原非美滿。一旦總統解除職務,則各國所歷困難之情形,將再見於中國。」

看起來古德諾的確某種程度上支持中國回到帝制,但是他設有三個但書:第一,「不可引起國民及列強之反對」;第二,一定要確立君主繼承的法度。第三,必須要建立公民社會,使人民知道有憲政、法律與國家,鼓勵人民參與政治、監督政府。

然而,支持帝制者卻將古德諾的意見簡化為「中國國情與人民不適合民主」、「君主制優於共和」等等。特別是一個名為籌安會的政治組織,更是簡單化、甚至扭曲古德諾的備忘錄,以支持他們的立場。有趣的是,籌安會的六位領袖楊度、劉師培、孫毓筠、李燮和、胡瑛皆在清末時皆有日本旅居的背景,還有一位則是鼎鼎大名的新知識份子嚴復,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這些新知識份子、大部份都與同盟會有些淵源的,卻在1915年的夏天公開支持袁世凱稱帝。或許與他們在民國建立以後所見的各種選舉亂象、賄選、軍閥鬥爭有關,使他們不相信這時的中國足以實行民主制度。

無論如何,這時的袁世凱政府已不受任何勢力的制衡,可以說有點膨脹了。再加上各種支持帝制的公民團體的鼓吹,已經作為終身大總統的袁世凱,開始真認為自己能廢共和、回到帝制了。同時,袁的長子袁克定也透過政府壟斷的新聞報紙,如順天時報,偽造國內外皆期待袁世凱稱帝的消息。1915年10月6日,參政院收到各省建議改共和為君主制的請願書,參政院依此選出1993名國民代表,並於12月11日進行國體變更的投票,結果是國民代表大會全票通過國體變更案。之後各省代表很和諧地請求袁世凱擔任中華帝國皇帝。12月12日,袁世凱接受了帝制申令,並說「創建一個新帝國的基礎,事體繁重,絕不可以匆促舉行,導致疏忽,應該下令給各部院就自己所管的事務,來詳加籌備,待籌備完畢,在執行登基典禮。」12月21日,袁世凱大封伯爵給各省都督,並在31日時宣布,隔年改為「洪憲元年」,「洪揚憲法」之意,並更國名為「中華帝國」,將中南海改名為「新華宮」。

然而,原本在北京被迫簽屬同意帝制書的幾方諸侯,這時逃回了南方。由於國民黨在1913年已瓦解,這時的反袁勢力,以梁啟超領導的進步黨為主力。梁啟超的學生蔡鍔在秘密回到其勢力範圍雲南後,於12月25日與唐繼堯、國民黨籍的原江西都督李烈鈞,共同成立「護國軍」,並宣布雲南獨立。護國軍立刻對四川、貴州、廣西發起進攻。同時,逃往日本的孫文等同盟會大老,於1914年組成新的政黨,也就是中華革命黨,仍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遊走於南方的黑社會之間,伺機而動。在護國戰爭爆發後,中華革命黨的居正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青島組織反抗軍,任革命黨東北軍司令。這時,初出茅廬的蔣介石在居正營上擔任參謀長。另一方面,原北洋元老將領已對重返帝制一事,與袁世凱產生矛盾。原本支持袁世凱的鹿榮廷在廣西宣布獨立,接著於1916年3月,馮國璋、段祺瑞等北洋將領也通電反對帝制。一如二次革命時般,袁世凱再次面臨各省的反對。雖然被自己的北洋部下反對,對袁世凱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時袁世凱的實力比其二次革命時更加強大,手上擁有裝備新式武器的十萬北洋大軍,就算馮國璋、段祺瑞等人不再聽令於他,他手下依然有一群能作戰的軍官,如曹錕、張敬堯等人。那麼,究竟為何1916年的袁世凱反而最後不敵南方了呢?

關鍵就在於列強和錢。當時鹽政的稅收把持在各國銀行團手上,二次革命時,列強認為國民黨造反會造就一個分裂的中國,不符合列強利益,於是鹽的收入仍支援北洋政府。然而,在護國戰爭時,列強專注於歐洲戰場,而日本在吃了二十一條約的大虧後,只想把袁世凱拉下來,所以大量的日本金援給了護國軍與中華革命黨。同時,英國也對於袁世凱稱帝所引發的動亂有了疑慮,維持一個穩定的中國是大英帝國對華的長期政策,但袁世凱稱帝顯然不符合這項政策。因此,英國停止將鹽的收入交給北洋。這讓北洋軍陷入很大的麻煩。北洋軍的最大優勢就是給薪制度穩定、且高於市場價,這是北洋軍士氣的基礎。但是,斷鹽政收入,使得北洋發不出錢來,使得北洋軍軍心出現動搖。袁世凱才意識到,連英國都不願意支持他了,因而在3月22日,袁世凱宣布解除國體變更一案。洪憲帝制,就在短短一百多天後黯然退場。

袁世凱之死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驟逝,享年57歲,死因是尿毒症。關於袁世凱死亡的原因有各種解讀,這裡不妄加論述。然而,自袁世凱稱帝到去世,簡直像場鬧劇一般。從上一集看來,袁世凱是位非常精明、俐落的政治家。他非常擅長於遊走於不同勢力之間。並且,袁世凱很早認識到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性,所以很早便開始著手培養北洋軍官,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皆是出自北洋武備學堂、之後留學德國軍官學校的菁英,既能打戰、又有熟悉現代化事業。換句話說,袁世凱知人、也用懂得用人,並且還有列強的鼎力支持,但為什麼這樣一個人卻在1915、1916短短兩年的時間內,變成如笑話般的存在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若你有聽完整期的節目,大概會知道列強的態度是關鍵。當北洋擁有充足資金與歐洲帝國的支持時,袁世凱能夠將北洋軍的效益最大化。然而,當失去外國的支持時,北洋就像是被斬斷手腳一般。第二,或許是更關鍵的因素,一生戰戰兢兢且縱橫於各方勢力的袁世凱,在1913年二次革命結束後,第一次感受到權力之巔的感覺,不受任何黨派制衡。1913年開始的新聞審查、用人唯親,給袁世凱製造了一個大泡泡,這個泡泡大到讓袁世凱真以為自己登基是眾望所歸。但是,1916年初爆發的護國戰爭,猛烈地戳破了這個泡泡。原本沉浸於幻想的袁世凱一下子被拉回現實,身體與心理困窘交加,帶走了這位碩果僅存的中國政治強人。在袁世凱去世以後,人們發現他在書案上親筆寫下一句話「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袁世凱之死象徵的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中華民國正式進入軍閥割據時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